小初衔接同进步 交流学习促成长 | 昆明润城学校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小初衔接同进步

交流学习促成长

 

昆明润城学校

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

 

 

           ●  ●  ●  ●  ●  ●  ● 

伴着秋日的暖阳,2022年11月2日下午,云南省各州市十六位校长,润城小学部、中学部英语教师齐聚一堂,昆明润城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如约而至!

           ●  ●  ●  ●  ●  ●  ●

 

当天下午2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英语老师带领六(3)班和六(5)班的学生一起在小学部五楼阶梯教室进行联合教学研讨活动,由小学部王蕊老师和初中部杨蓉老师,带来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4 I have a pen pal A Let's learn 这一课。

 

 

本次参加活动的领导及专家有:

昆明市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秦林丽老师;云南省“万名校长进党校的校长团的各位校长们;高中部执行校长梁园琳老师、小学部执行校长范淑敏老师、初中部执行校长李壮老师、以及小学部、初中部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们。本次活动由教研处主任熊静老师担任主持人。

 
 

           ●  ●  ●  ●  ●  ●  ●

     ●  ●  ●  ●  

 

 

—直击现场—

 

 

 

首先由小学部综合教研组组长王蕊老师带来展示课“I have a pen pal—Let's learn”

 
 

     ●  ●  ●  ●  

课堂伊始,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小学部周三下午特色兴趣班的课堂照片,作为本节课的开篇,并引入主题“hobbies”,即合理的创设了本节课的情景,又向莅临课堂的各位老师展示了富有小学部特色的兴趣班活动。

 

  +

+

 

课堂过程中,王老师利用丰富的语言和多种教学资源,带领学生进入多彩的“兴趣班”世界。课堂中即有歌曲展示,又有舞蹈表演;既有单词教学,又有句型练习;既有小组合作,又有各种有趣的游戏。课堂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Let‘s try”声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游戏的欢笑声中如火如荼的进行。

 

 

整节课堂氛围活跃、课件精美、板书设计新颖、教学重难点突出,即巩固了旧知又练习了新知,将句型“I like…”和“I can…”融入情境中综合运用,并延伸到了动词第三人称的转换。王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激情洋溢,为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英语课。最后,王蕊老师以本学期学校举办的中韩交流活动为引,让学生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封信给韩国的小朋友们,作为本堂课的点睛之笔,恰到好处的切合了本节课的主题。

 

 

/////    

 

 

           ●  ●  ●  ●  ●  ●  ● 

 

第二节课由初中部的杨蓉老师带领六(5)班的学生为我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

 

     ●  ●  ●  ●  

杨老师通过一段自己的“业余爱好”小视频引出本堂课的主题“hobbies”,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介绍自己的爱好“I like ...”从而将本课新知自然呈现出来。杨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学龄特点,让孩子们来当“小戏精”将每个新单词,活灵活现的表演出来,将抽象的单词形象具体化。在进行句型教学时,杨老师结合生活,创建微信聊天的实际场景,让孩子们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新知,将对话自然融入生活中。杨老师通过一张思维导图,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复述“Zhang Peng's hobbies”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让思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本堂课最后,各小组推出了自主创编书写的“My new pen pal”海报,老师根据各组表现做出整体课堂评价。

与小学常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同,杨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完整表达性和语言表达的多样化,更注重激化孩子的思维发散和自主学习能力,更注重知识信息的提取和表达,更注重语篇教学的完整性以及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培养。

 

 

/////    

 

 

课后,英语组各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两节课进行了交流。

 

     ●  ●  ●  ●  

小学部段林江老师认为王蕊老师的课分为句型的感知、句型的应用以及迁移创新三个层次,每一个活动都考虑到了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语言水平的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环环相扣,达到了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并提出建议:可以加强关注学生在语言上的小错误并加以引导。对于杨老师的这节课,段老师认为其做到了深挖教材,她将课堂中的重难点划为不同的梯度、不同的层次,逐步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设计评价表格,将课堂评价、自我评价体现在了课堂过程中。

 

     ●  ●  ●  ●  

初中部的熊小莉老师认为王蕊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有趣、载歌载舞,并将教学与现实学校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甜美的微笑鼓励学生大胆说,这样的老师学生都很喜欢。杨老师的课则符合初中的英语教学特点,在听、说、读、写四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练习,教学环节十分丰富。

 

     ●  ●  ●  ●  

小学部的保安然老师认为,王老师的课堂将词、句的教学扎实的落实在课堂中,并升华了学生如何正确的培养兴趣,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而杨老师的课将阅读融于课堂,将读前的预测、读中的理解、读后的练习非常扎实的落实到了课堂中。

 

     ●  ●  ●  ●  

初中部英语教研组长潘紫薇老师认为王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对于杨老师的课堂,潘老师认为本节课重新整合了教材内容,使其符合初中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将任务带入小学课堂,利用视频、微信、贴画等活动将初中教学任务落实到小学课堂中来,并将探究学习贯穿了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希望小、初往后能拥有更多的教研机会。

/////    

随后,在场的专家、领导对本场活动作出了点评。

首先秦林丽老师肯定了润城学校初中部及小学部英语老师们的语言能力和学科素养。侧面体现出老师们平时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性,及老师们平时专业知识的有效积累。

针对这2节课,秦老师指出2位老师都践行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将任务型教学,迁移创新灵活运用于课程教学中;2位老师都将课堂还给学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2位老师都帮助学生创设了真实合理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任务;2位老师都组织了良好的逻辑关联活动,让整节课堂活动做到由浅及深,层层递进,以终为始,目标明确。

秦老师也给英语老师们提出了今后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建议:老师们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表达,学会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建构上的困难,并帮助其指导解决;注意内化形式多样化,内化过程中,不可过多采用小组活动,要强化个体的内化活动;对于新授课,内化的时间需要延长,活动设置不可偏多,练习要抓实;备课时,老师们一定要深入研读语篇,明确每个章节的作用,运用3W(what why how)的方式设置目标;老师授课时,应注意语调的轻重和抑扬顿挫。

高中部执行校长梁园琳老师对2节课做出了如下点评,首先梁校对我校英语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了感谢。随后梁校针对英语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对2位老师做出了肯定。最后,梁校长和听课的老师们一起探讨了关于音标学习法和自然拼读法的区别、利弊;建议我们一定要对英语书写常抓不懈,并紧扣教材,巧妙地开发和运用,为老师们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针对教材编写年代久远的问题,我们要与时俱进,适当合理的补充输入,有效输出。

 

最后,主持人熊静老师用三个实:真实,扎实,落实 为本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学无止境,优无止境,前进的步伐将永不停歇。

 

— END —

 

 

 

撰稿 | 代娟 郭亚岚
摄影 | 谢云川

编辑 | 谢云川

初审 | 董小明

终审 | 梁园琳

 

 

 

 

创建时间:2022-11-03 10:00
浏览量:0
首页    研究性学习    小初衔接同进步 交流学习促成长 | 昆明润城学校小初衔接联合教学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