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奥赛走进润城学校

为推进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工作,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激发广大中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增强学习地球科学的能力以及发现、培养和选拔一批地球科学青少年人才,日前,一场名为《攀登地球科学为人类永续生存而努力奋斗》的讲座在我校举行,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谈树成老师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
很多学生为了聆听讲座,早早就来到现场,全场座无虚席,甚至连过道上都挤满了学生。
地球科学学院学工办主任韩雪、昆明润城学校执行校长梁园琳、学校高中部执行校长强浙华、昆明润城学校优秀校友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生李昕悦以及学校全体高中部地理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讲座上,谈树成教授介绍了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学科、专业、学位点情况。讲述了什么是地球科学、为什么要学习地球科学、到哪里学地球科学,并重点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地球科学奥赛)以及国际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情况。
谈树成教授热情的说:“希望润城学校能通过努力加入到地球与行星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联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兴滇英才云南省教学名师。现任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昆明润城学校初中部2020届学生,高中部2023届高中理科实验班学生。
目前就读于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菁英班学生。
曾获2021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云南省一等奖、全国铜奖。


谈树成:地理学涉及很多专业名词、概念,需要加强理解并记忆,对于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用分析的观点看问题。
想学好地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要到野外多看、多走,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谈树成: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地球科学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学就是这样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 重、磁、电、震等。实际上很多探究地球的方法和原理来自物理学。


谈树成: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都有必然性。尤其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事件,很大程度上和区位有关系。他们和一个地方所处位置的重要性相关,也和位置和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联,要学会用区位的角度去看待国际时事。




据学校初一年级地理教师、初三年级班主任、高中地球科学奥赛带队老师谢畅表示,学校两年前就开始地球科学竞赛培训,当时只是小范围个人培训。今年学校培训规模扩大了,目前高一有101人参加,高二有66人参加,今后每周五学校都将对学生开展培训。
谢畅老师说:“学校希望真正喜欢地球科学奥赛的学生能够不断地在赛事中收获成长和快乐,不断增强学科自信,为自己的未来多铺一条路。”

培训情况
地点:中学部五楼报告厅
时间:每周五晚
授课老师:高中地球科学奥赛带队老师谢畅、高中部地理老师。
培训目的:
1.选拔出具备地球科学素养的优秀学生。
2.让学生加深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开拓视野,助力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
3.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培训使地理学科的老师再学习、再提高,掌握地理学科前沿知识。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竞赛活动。
竞赛属于课外活动,是对中学地球科学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坚持中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不影响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该项赛事与五大学科竞赛一样,都是面向高中学段。


该项赛事于2017年开设,相比五大学科竞赛是一项“年轻”的赛事。
这项赛事考察的内容比较宽泛,主要考察中学生地质学(含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和环境科学等地球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地球科学奥赛的选拔机制和五大学科竞赛几乎相同。比如,学生先是需要入选省队,在与各省队队员的较量中,冲刺全国决赛的入场券,后续相关队员需在全国决赛中取得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后,再向国家队发起冲刺,最终会从参赛的数万名学生中锁定8人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

- END -
文稿 |龙丹
图片 | 赵圆 李梦婷
编辑 | 龙丹 谢云川
初审| 董小明
复审| 强浙华
终审| 梁园琳

